全媒記者 顧曉平
在長長的汽笛聲中,滿載機械設備、電子產品、抗疫物資、建筑材料的中歐班列從連云港中哈物流基地駛出,經霍爾果斯口岸,駛向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
近年來,江蘇全力打造“一帶一路”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標桿示范,推動連云港成為“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強支點,搭建起一條跨越歐亞大洲,滿足長距離、大運輸、全天候、綠色低碳的全球供應鏈。
東西雙向互濟
新亞歐大陸橋,是東起我國連云港市、西至荷蘭第一大港鹿特丹港的國際化鐵路干線,全長1萬多公里,跨越歐亞兩大洲,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又被稱作現代“絲綢之路”。連云港位于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處于“一帶一路”建設的交匯點,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東連日韓、東盟,西接中亞、歐洲,地理位置好、運輸距離短、基礎條件優(yōu),是共建“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之一。
自2020年交通運輸部將打造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列為江蘇省承擔的交通強國第一批試點任務之一以來,按照“放大向東開放優(yōu)勢,做好向西開放文章”的原則,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將打造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以推進,會同地方政府全力推動連云港港40萬噸礦石碼頭改擴建、淮安漣水國際機場三期工程、宿連航道等事關陸海聯運通道的重大項目加速落地。
向東主要包括:加快連云港港國際樞紐海港建設,提高原油、鐵礦石、集裝箱等接卸和中轉能力。江蘇已經積極開辟遠洋航線,航線數量由3條增至4條;加密東南亞航線,由5條增加至10條;鞏固日韓航線,目前穩(wěn)定在20條左右。
向西主要包括:2021年2月,連徐高鐵建成并投入運營,打通了連云港至烏魯木齊的新亞歐大陸橋高鐵通道,為中歐班列開行釋放了隴海鐵路運能;建設了江蘇省內主要港區(qū)、園區(qū)的鐵路專用線,與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等直接連接,提高了國際物流供應鏈效率;2020年8月,組建成立江蘇省國際貨運班列有限公司,累計開通徐州至連云港等省內以及中西部地區(qū)海鐵聯運通道15條,開通連云港—漢堡、南京—荷蘭蒂爾堡、南京—老撾萬象等23條中歐班列國際物流通道,覆蓋了歐亞等22個國家和地區(qū)76個城市。
目前,江蘇國際陸海聯運通道能級大幅提升,網絡覆蓋更為廣泛。連云港港30萬噸級進港航道全面建成,40萬噸礦石碼頭改擴建工程開工,2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即將開工建設,盛虹煉化省內首個30萬噸級原油碼頭建成投用,并成功靠泊全省首艘30萬噸級超大油輪。徐圩港區(qū)鐵路支線、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鐵路專用線等建成投運,連云港、徐州地區(qū)主要港區(qū)、物流園區(qū)基本實現鐵路專用線全覆蓋。
國內國際協作
“一帶一路”倡議是互利共贏的。有了良好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條件,江蘇充分發(fā)揮好它們的作用,提供穩(wěn)定暢通的現代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為國際貿易以及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提供便捷的運輸服務。
近年來,連云港港與甘肅蘭州陸港合作,兩地班列實現對開;蘇隴(甘肅)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揭牌運營,兩地雙向班列同享甘肅省貨運班列補貼政策;隴海大通道—蘭州出海港在連云港掛牌,打通了甘肅面向日韓的國際貨運通道。目前,連云港港已經與中西部的河南省、陜西省、山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實現合作共建。
通過加強國內協作,江蘇全力打造中西部地區(qū)便捷出??冢龠M國內大循環(huán)。連云港港還與上海港合作,分別于今年2月和10月開通“連申快航”中轉支線和越南泰國直航航線,并成功利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輻射能力和國際集裝箱樞紐港的航線資源拓展航線覆蓋網絡。南通港集團與上海港集團、江蘇省港口集團簽署合資協議,合作開發(fā)通州灣港區(qū)。
與此同時,江蘇不斷拓展國際合作,打造國際陸海聯運物流樞紐,服務國際國內雙循環(huán)。連云港港與哈薩克斯坦鐵路公司合作共建了“一帶一路”中哈(連云港)合作物流基地,通過股權轉讓參股哈薩克斯坦霍爾果斯東門經濟特區(qū)無水港,成為哈國鐵路允許實時查詢數據的唯一港口,基本形成了港、航、路、園無縫銜接的陸海聯運全程物流合作體系,為哈薩克斯坦產品提供了從太平洋揚帆起航的“出海口”。
此外,連云港還與哈薩克斯坦和巴西等國家有關單位合作,共建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通過推進哈國阿拉木圖、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等城市物流節(jié)點布局,不斷提升貨源集結能力和鐵路換裝效率。不僅如此,2021年4月,“一帶一路”供應鏈基地(連云港)建成投用,依托平臺集聚日韓、長三角等制造企業(yè)資源,通過中歐班列“點對點”運輸,打通里海五國消費品供應鏈通道,實現從單純物流合作向深層次產業(yè)合作轉型。
物流體系穩(wěn)定
10月27日,連云港至圣彼得堡北冰洋航線成功首航,全程運輸時間僅30天,比常規(guī)蘇伊士運河線路縮短15天,比走俄羅斯東部的東方港轉鐵路線路縮短1個月,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連接更廣泛、更緊密。
把連云港打造為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的標桿和示范,跟它的港口和鐵路等交通運輸資源密不可分。目前,連云港已經成為中西部地區(qū)最便捷的出???,以及中亞等內陸國家過境運輸、倉儲物流、往來貿易的國際貿易合作平臺。
中哈(連云港)合作物流基地建成數字化指揮中心,國際貿易的紙質單證從16種壓縮至8種,至阿拉木圖最快用時僅需6.5天;哈國境內的霍爾果斯東門經濟特區(qū)無水港累計完成過境集裝箱換裝量近百萬標箱,占全國進出境中歐班列換裝量近五分之一;連云港自貿區(qū)首創(chuàng)中歐班列“船車直取”零等待模式,集裝箱班列發(fā)運時間由4天壓縮到1天以內,中轉作業(yè)時間減少75%,中轉成本降低約60%;連云港港形成海鐵聯運列車運行與追蹤接口、磅單報文、需求車提報報文等3個全國首批海鐵聯運信息化行業(yè)標準,為跨區(qū)域跨業(yè)務協同的“軟聯通”奠定基礎;通過在全國首推集裝箱鐵水聯運“一單到底”模式,并以數字化方式打通鐵路、港口、海運、通關等業(yè)務環(huán)節(jié),連云港聯運效率提高約40%。
目前,連云港吸引了大批企業(yè)落地,港區(qū)后方以盛虹煉化、衛(wèi)星石化等為代表的臨港產業(yè)簽約落戶,2020年以來產業(yè)投資規(guī)模超過1500億元。連云港還集聚了中哈(連云港)合作物流基地等三大國際物流基地、國家東中西區(qū)域合作示范區(qū)、自貿區(qū)連云港片區(qū)等產業(yè)園區(qū),每年承運中亞50%以上的過境箱業(yè)務,承擔了新亞歐大陸橋90%以上的國際過境運輸量。通過便捷的鐵路運輸和連云港港的航線網絡銜接(陸海聯運),帶動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經濟繁榮、區(qū)域發(fā)展、人民幸福。
圖片源于:pixabay.com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