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午,山東港口青島港與中車長江集團長江公司舉行青島港集裝箱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合作研發(fā)項目簽約儀式,標志著全球首創(chuàng)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將落地山東港口青島港。
青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立杰,中國中車副總裁余衛(wèi)平,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孫正甫,中車長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海平,山東港口青島港黨委書記、董事長賈福寧出席儀式并致辭。山東港口青島港黨委委員、常務副總經理張保華與中車長江集團副總經理,長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磊進行簽約。山東港口青島港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軍主持儀式。
何為智能空中軌道?
這是一種全新的、革命性的、跨界融合的交通理念,以立體的思維構建未來港口物流的集疏運網絡,以科技創(chuàng)造智慧交通美好未來。智能空中軌道解決了公路、鐵路、水路等傳統運輸方式弱銜接、高成本、低效率的問題,同時具有延展性強、兼容性好、適應能力強的特點,是一種更安全、更高效、更環(huán)保、更經濟的新型立體運輸方式,代表城市、港口、物流智慧交通未來發(fā)展的方向。
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是山東港口青島港繼建成投產世界領先、亞洲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后,在智慧港口建設領域又一關鍵舉措。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行動,也是貫徹“交通強國”戰(zhàn)略的具體實踐。該項目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將空軌技術與碼頭集裝箱業(yè)務相融合,實現港口的智能、高效、無縫銜接,必將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做出新的貢獻。
該示范項目將在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進行建設,一期示范工程起于自動化碼頭海側,止于相鄰的人工碼頭箱區(qū),線路長度612米,計劃于2021年6月投入運營。該示范項目將采用智能空軌系統與AGV、IGV、無人集卡和有人集卡多種交互方式,精準對接海鐵聯運、中轉業(yè)務、海關查驗等8種港口業(yè)務形態(tài),綜合運用5G、人工智能、大數據、北斗定位、機器視覺、激光掃描等高科技,實現智慧港口建設新突破。二期將延伸至前灣港北岸鐵路港站,項目全部建成后,全線長約9.5公里,年運輸能力達150萬標準箱。
該項目建成后,將實現港口集裝箱集疏運從平面交通到立體交通的質的升級,徹底破解平面運輸的交叉、擁堵等交通安全瓶頸,同時將打通集裝箱從鐵路港站到堆場的“中間一公里”,實現港口、陸路、鐵路聯運“零換乘”,進一步提升青島港集裝箱集疏運能力和效率,擴展港區(qū)發(fā)展空間,對城市立體軌道交通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同期聲
青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立杰:
青島港的發(fā)展史是一部科技創(chuàng)新史,特別是全球首個5G智慧綠色碼頭,引領了世界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的發(fā)展方向。希望此次兩個世界級企業(yè)強強聯手,結出新碩果,為青島工業(yè)互聯網之都建設再添新的應用場景,青島市委市政府將全力為項目開展提供保障。
中國中車副總裁余衛(wèi)平:
希望中國中車與山東省港口集團進一步攜手,實現合作廣度上再拓展、深度上再挖掘、力度上再強化,打造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的新發(fā)展格局中施展更大作為。
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孫正甫:
此次與中車長江強強聯手、優(yōu)勢互補,應用場景與技術研發(fā)相互融合,必將引領港口領域集裝箱自動化發(fā)展的新潮流。希望雙方精誠合作,盡快形成一批技術成熟、性能可靠、可復制推廣的新一代空軌技術在港口應用中的應用樣板、建設標準,打造山東港口智慧綠色港口建設示范工程。
此次簽約項目全面貫徹落實山東港口“五個國際領先”發(fā)展要求,提升碼頭生產智慧化水平,提速智慧綠色港口建設進程,為山東港口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全面融入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助力賦能。
合作紀實
中車長江公司是中國中車旗下鐵路物流裝備制造+服務核心企業(yè),致力于打造成為全球一流的物流裝備系統供應商,可為全球客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智能化的軌道交通系統解決方案,該公司產品+服務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同時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已建成智能貨運空軌路線并掌握測試數據的公司。
雙方自2019年圍繞港口貨物吞吐量尤其是海鐵聯運箱量快速增長背景下,青島港前灣港區(qū)面臨集疏運壓力進行攻關研究,創(chuàng)新提出了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并先后完成了軌道結構選型和貨運動車定制化設計、信息及控制系統頂層設計、空軌系統與港口TOS、TMS、ECS系統無縫對接等工作,雙方就技術、建設、運營等合作方式達成一致。